我们的拇指揭示了我们大脑的秘密,而且这种模式也适用于其他灵长类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长拇指与大脑袋之间存在联系,这表明这两种特征是共同进化的。
08月28日

作为唯一存活下来的人类物种,我们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总是让我们觉得自己与已灭绝的近亲相比与众不同。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广泛的灵长类动物(包括狐猴、懒猴、眼镜猴、猴子、猿和人类的哺乳动物群体)中,大脑越大与拇指越长之间存在关联。

在周二发表在《传播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英国研究人员调查了近100种灵长类动物,包括已灭绝和现存的动物,并揭示了拇指相对较长的生物通常也拥有更大的大脑。该论文首次直接证明,在整个灵长类动物谱系中,大脑进化和手部灵活性是相互关联的。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大脑袋和灵巧的双手被认为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它们共同促成了技术、文化和多样化环境的殖民。”但直到现在,任何关于这些特征之间进化关系的证据都只是旁证。

“我们首次能够将人类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联系起来:手部解剖学和大脑大小,”该研究的合著者、英格兰杜伦大学的人类学家罗伯特·巴顿在一份声明中说。

研究人员推测,我们的祖先首先进化出了手动灵活性,然后才促使大脑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例如,英格兰雷丁大学的研究首席作者、进化生物学家乔安娜·贝克在接受《伦敦时报》的赖斯·布莱克利采访时表示,随着灵长类动物对物体的操纵能力提高,它们的大脑必须变得更大才能运用这些能力。“但最终,两者需要‘携手并进’,正如俗话所说,”她补充道。

即使研究团队将人类从分析中剔除,这种趋势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也同样成立。他们还检验了拇指变长与使用工具相关的观点,但没有发现任何关联。

未参与此项研究的德国图宾根大学生物人类学家福提奥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科斯蒂斯在接受《卫报》的妮可拉·戴维斯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大脑和手的适应性很可能是共同进化的。他还补充说,研究还指出,我们的大脑大小和拇指长度不能完全归因于我们的大脑进化或高水平的手部协调能力。

尽管贝克和她的同事预测拇指变长将与影响运动和协调的大脑区域——小脑——的生长有关,但该团队惊讶地发现,它们实际上与新皮质有关,新皮质是大脑中负责认知、意识和感觉信息的主要区域。这表明,根据另一份声明,拇指变长“与思考有关,而非运动”。关于新皮质如何支撑操纵技能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此事提供更多信息。

“我们一直都知道,我们的大脑和大拇指使我们与众不同,但现在我们看到,它们并不是分开进化的,”贝克在声明中说。这项研究与其他许多涉及动物的研究一起表明,我们这个物种并不像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独特。

“我们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特别长的拇指,”贝克告诉《卫报》。“我们有。我们也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特别大的大脑。我们有。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在所有灵长类动物身上都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