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伊的最后几个月在创作一部受18世纪伦敦讽刺和犯罪启发的音乐剧
一份在大卫·鲍伊纽约办公室发现的笔记显示,他生命中最后的几个月都在构思一部受18世纪伦敦期刊启发的音乐剧。
据BBC新闻的马克·萨维奇报道,这位已于2016年因癌症去世的音乐家和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就连他最亲密的合作者也不知道这个项目。直到鲍伊去世后,档案管理员进入他的纽约工作室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他留下的笔记,有些还被钉在墙上。
这些笔记已被捐赠给伦敦的V&A东仓库,并将于9月13日开放的大卫·鲍伊中心展出。
这部名为《The Spectator》的音乐剧,灵感来源于同名的一份日报。这份日报于1711年至1712年间出版,每期都包含关于政治、艺术和英国社会等话题的随笔,以虚构的框架和机智的口吻讲述。
鲍伊用黑笔在期刊的随笔上做笔记,有时还会打分。他对这些随笔中关于18世纪艺术的论述以及一些臭名昭著的罪犯的故事尤其感兴趣。
《滚石》杂志的乔恩·布利斯坦写道:“这些笔记表明,鲍伊被18世纪的伦敦所吸引,因为这可以让他探讨犯罪与惩罚、艺术与讽刺的发展,以及高低文化之间始终引人入胜的交集。”
他曾考虑将臭名昭著的扒手兼越狱犯杰克·谢泼德塑造成《The Spectator》的核心角色之一。牛津大学18世纪历史学家鲍勃·哈里斯告诉BBC新闻,他还考虑加入“莫霍克族”,一个据称由一群年轻上层阶级男性组成的“媒体狂潮”的帮派。
哈里斯谈到那个时代时说:“伦敦呈现了许多不同的并置。高与低、德行与罪恶之间的并置,这些事物并存。”
他补充道:“我认为它为当时的同代人提供了许多诱人之处,当然也让鲍伊自己觉得着迷。”
笔记中还包含了一份18世纪伦敦艺术贡献的时间线,这表明鲍伊对那个时代创意作品的发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具有政治色彩的讽刺音乐剧。
鲍伊以其原创音乐而闻名,但他一生都深受戏剧的影响,并参与其中。他于1980年首次登上百老汇舞台,主演了《象人》,并在其演艺生涯中出演了许多影视作品,包括《双峰:火烈鸟》和《致命魔术》。2002年,他告诉BBC广播4台的约翰·威尔逊,他从职业生涯初期就一直想为戏剧创作。
他说:“我想我可以在客厅里写戏剧——但我认为我的初衷[始终]是希望拥有一个相当大的观众。”
鲍伊生前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之一是《拉撒路》,这是一部以他的音乐为特色的点唱机音乐剧,包括四首新歌,剧本由恩达·沃尔什撰写。该剧于2015年在百老汇 off-Broadway 首演,并在伦敦西区上演。
粉丝们将无法看到《The Spectator》的完整版本,但他们可以在V&A东仓库的大卫·鲍伊中心看到它的早期雏形,那里将展出他的笔记以及鲍伊办公室的桌子,以及其他200件永久展品。
如果这还不够,据《卫报》的劳拉·斯内普斯报道,鲍伊的爱好者们将能够申请亲自查阅该中心9万件藏品中的任何一件。
相关文章
小行星防御任务可能需要瞄准小行星的完美位置,以防止未来的碰撞。
09月15日
科学家绘制了章鱼使用其复杂手臂的方式图,揭示了它们对某些任务的偏好。
09月15日
这些失落已久的17世纪画作曾被纳粹掠夺。它们刚刚在俄亥俄州的一家拍卖行出现。
09月15日